域名已更换,请牢记新域名:www.diyizhan.cc

第四部 东府少主 第四十章 抢亲双娶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    次日近午,我听得耳边轻声细唤,方朦胧醒来。

    浣儿穿戴已毕,头面梳得齐整,坐于榻侧,正低头出神,简直像个小媳妇儿,见我睁眼,她面带娇羞,低声道:“夫……公子……快醒醒……她们过来了!”

    “谁?”

    我迷迷糊糊道,忆起昨宵狂乱,含笑拉她置于榻沿的小手:“浣儿,怎么不叫夫君了?过来让我再抱抱!”

    “公子别闹了……”

    浣儿抽回小手:“射月姐姐她们过来了,快起来!”

    “嗯,”

    我懒洋洋道:“你不给我亲一下,我就不起来。”

    浣儿小脸晕红,迟疑片刻,弯腰迅疾地在我脸上一亲,即逃下榻:“公子最赖皮!这该起了!”

    “你倒是蛮精神的嘛。”(看精彩成人小说上《成人小说网》:https://)

    我调笑道。

    “哎呀!”

    浣儿满脸飞红,急朝门首一望,啐道:“要死了!胡说什么?人家……走路都……”

    “走路都怎么了?”

    “疼!”

    浣儿白了我一眼,怨道:“都是你害的!”

    “让我看一看,究竟怎样了?”

    “下流!”

    浣儿顿了顿足,红着脸儿,随即又自顾噗嗤一笑。

    她这一笑,我神魂皆醉,却听脚步声已到门外,忙道:“快拉下帐子!”

    浣儿忙过来放下锦帐,我又伸出头道:“褶裤!”

    浣儿胡乱将我的衫裤塞进帐内。

    这时射月几名宫女停在门口,问道:“公子起来了吗,娘娘在染香厅,传公子过去!”

    我匆匆理毕,掀帐而出:“来了!来了!”

    “啊!”

    那射月掩嘴轻叫,吃吃直笑。

    我莫名其妙,浣儿急忙上前,将我头上一扑,向帐内一丢,小脸儿涨得通红。

    原来我长发披散,头上顶着个白帕儿出来了。那白帕昨夜抹拭过桃花血的,沾在了发上,也不知有没有被射月发现帕上的血迹,但愿匆匆一眼,她没看清。

    “浣儿,你来!”

    射月笑了片刻,并不进屋,却叫浣儿过去。

    浣儿匆匆看了我一眼,神色慌急,我努了努嘴,示意她别怕,尽管过去。

    两名女孩在门口喁喁私语,浣儿不住点头,不一会儿,射月与两名宫女转身离去,浣儿低头走回。

    我低声道:“怎么?”

    浣儿摇了摇头,轻声道:“没什么,公子,我替你梳头!”

    我心下奇怪,感觉浣儿在脑后轻拢慢梳,像有什么心事。

    我安慰道:“放心,一切有我呢!”

    浣儿并不则声,梳完后,推我起来:“快去,在等你呢!”

    一路前往染香厅,只见府中众人来回穿梭,行步匆匆,似很忙乱,我心道:“莫非那老太君不好了?”

    到得染香厅外,浣儿便转身欲去,我有些不舍,问:“你去哪儿?”

    浣儿低头道:“我回老太君院中,那边有事。”

    我纳闷中跨进染香厅,见贾妃已在高座,神情中看不出凄哀之色,纪红书则眼眸瞟来瞟去,还在低声说笑。

    我近前一步:“姑姑,早安?”

    贾妃皱眉道:“都什么时候了,还早呢。”

    纪红书笑道:“大公子昨夜睡得可好?”

    我心道:“睡虽没怎么睡,好却是极好。”

    当下点头应道:“挺好!”

    有些心虚地向贾妃瞄了一眼,昨夜见过她裙下风光,今日玉人在近,心上顿然泛起一种奇异难言的滋味。

    贾妃“哼”了一声,道:“筠儿,你太胡闹了!”

    我心中一跳,抬眼见贾妃神色蕴怒,却面带微红,不禁暗惊:“她怎么是这种……这种羞恼的神情?难道我昨夜偷窥……被她发现了?”

    一时头皮发麻,站立不安。

    却听纪红书在一旁吃吃直笑,我脸色通红,低头不敢作声。

    “你大病未痊愈……胡闹个什么……吵得人……”

    贾妃不知如何措词,断断续续地训斥着,接着纪红书又是“嗤”声一笑,贾妃愠道:“红书,你捣什么乱儿?”

    我勉强抬头一望,见贾妃想笑未笑,似怒非怒,忙又低头,暗道:“原来不是偷窥被发现,却是与浣儿的一夜纠缠,被隔壁听见了。”

    “娘娘息怒,大公子身具阳毒,恐怕不易自控,不过,这对他的身子倒是无碍而有益呢!”

    宋恣从门外施施然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他身后的京东人语则愣在门口:“什么?大公子竟然……哎呀,坏事了!那姑娘不是府中家养的丫头,是水军旧部九叔的孙女!九叔得知老太君重病,特将孙女送进府中侍侯,以表孝心,谁知……哎呀,这……这……如何跟人交代?”

    “有这回事?是谁让她去侍侯大公子的?”

    贾妃颇为诧异,叫道:“射月!”

    射月在厅旁已听到议论,这时进来,哭丧着脸,磕头道:“娘娘恕罪!娘娘恕罪!”

    “说,怎么回事,怎会出此差错!”

    “奴婢……奴婢到那边去要人,老太君房中年轻丫鬟本来就少,前几夜没合眼,都去睡了,只有浣儿和姚姑姑在,奴婢前几次见过浣儿的,却是认识,她也没说她不是府中丫鬟,奴婢就……就带她过来了,谁知道……呜呜!”

    “糊涂!──亢总管,你看这事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只有……只有让大公子收房了,唉,还不知人家愿不愿意!”

    “应……应该是愿意的!”

    射月急欲脱罪,忙插嘴道。

    “呸!死丫头,人家是否愿意,你怎么知道?”

    “她……她……娘娘,您问大公子!”

    贾妃道:“筠儿!你说!”

    当着这么多人面,出乖露丑,我真是怨天无门、恨地无缝,正自脸皮火辣,额头渗汗,闻唤忙点头:“我……我愿意!”

    “谁问你了!是问人家那姑娘愿意不愿意!”

    贾妃又气又好笑。

    “娘娘,我看莫问了,事已至此,那姑娘怎会不愿,麻烦的是咱们不知如何跟九叔开这个口。”

    我闻声望去,发话的人却是吴七郎,原来在我低头汗颜中,东府众人已陆陆续续来到厅中。

    京东人语道:“我担心的也正是九叔不乐意。”

    宋恣道:“九叔若是得知细情,或许会心中不痛快,但如不这样办,则更是个大麻烦。事情已到了这地步,九叔不乐意也只有同意了。”

    关西魔头缠伤布,哇哇大叫:“好哇!咱们这里正忙着操办婚事,大公子也没闲着,先替自个纳了个小妾!哈哈!”

    这是什么意思?替谁操办婚事?只见东府众人面色有异,你看我,我瞧你,片刻沉默后,宋恣咳了一声,道:“依我看,东府沉寂了十多年,倒不如借此机会大大闹他一番,一妻一妾,同时纳娶,虽有些过分,但喜上加喜,岂不别开生面,更加热闹?”

    东府众人轰笑,大多拍手赞成。

    贾妃也点头道:“快刀乱麻,尴尬事变成喜事,也无不可。”

    顿了顿,含笑向我道:“筠儿,真是便宜你了,与陆家小姐的亲事,本来是要瞒着你到拜堂时候的,现在给关东魔这乌鸦嘴漏了出来,索性跟你说个明白,今儿嘛,原是你的大喜日子!现在你又给自己惹出个偏房,两美同娶,你这新郎官,到底更疼谁些,到时你自己看着对付罢!”

    众人皆笑,京东人语笑道:“这么个热闹法,老太君一高兴,只怕也要起床喝喜酒了!”

    贾妃道:“原是替她老人家冲喜,才办得这么急的,老太君怎能不赏面?”

    京东人语道:“还是娘娘知道老太君心事,早上宋恣才那么略略一提,老太君立时精神了许多!”

    宋恣欣然道:“老太君能提前醒来,看来身子骨比我预想的还要旺健!”

    吴七郎笑道:“九叔一会儿来府,万万想不到来喝喜酒的人自己成了亲翁,这个要拜托十妹先去说说,免得九叔猝不及防,晕倒当堂。”

    宋恣道:“九叔是自己人,还好办些,上陆家抢亲这事,谁去办?”

    胡九、关西魔齐道:“我去!我去!”

    辕门兽摇头道:“不妥,不妥!这两人一去,定与陆幽盟打起来了,陆家那些玉器珍玩,多半不保,是去抢亲又不是打劫,砸坏人家宝贝,结怨太深,这亲家还怎么做?”

    胡九、关西魔齐道:“放屁!陆幽盟不乖乖交出新娘,我们最多揍那老儿一顿,怎会砸他东西?”

    辕门兽笑道:“你们瞧瞧,这两人不打自招,专会惹事!”

    吴七郎道:“我去罢!我与陆幽盟有数面之交,如今情况特殊,劝他姑且从权,就当新娘子替老太君尽点孝心便是了,反正新郎又没换人,只不过日子提前一些,咱们武道中人,讲究那么多干嘛?”

    京东人语道:“陆幽盟这人刚愎自用,不好说话,你那点交情恐怕不够。此事既然办得如此匆急,只可偷抢,不可明说,咱们江南一带向来有抢亲一俗,到木已成舟时,那陆幽盟也无话可说了!”

    关西魔道:“陆幽盟势利得很,一向只跟贾似道交好,不把咱们东府这边放在眼里,这次让他难堪一回,也是一乐!否则娘娘下道懿旨,谅他也不敢不遵。”

    贾妃不悦道:“本就是咱们理曲,委屈了人家姑娘,抢亲有俗可从,还算勉强说得过去,下旨则强人所难,怎可以势逼人?”

    关西魔陪笑道:“说说而已,娘娘且莫当真。”

    宋恣断然道:“此去非十妹不可!”

    胡九道:“为何非得十妹?难道要十妹施展幡法,将新娘子的魂魄拘来?”

    吴七郎道:“呸呸!大吉大利!九郎你快给我闭上臭嘴!”

    胡九身子本矮,这时又矮了几分,掩嘴不敢则声。

    宋恣道:“只有十妹是个女子,而你们一个个臭烘烘……怎好接近新娘身子?”

    众人都点头称是。纪红书不满道:“谁说只有霍姑娘是女子,本座难道是臭男人不成?”

    京东人语大喜:“雀使如肯出手,那再好不过了,你的身法,当真称的上是‘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’,你将新娘悄悄请来了,那陆幽盟恐怕还在蒙头睡大觉呢!”

    宋恣点头:“那就这样,十妹原是水军出身,派她去说服九叔,七郎、辕门兽协同雀使抢亲,万一被陆幽盟发觉,你两人可断后,让雀使带新娘先行。”

    至此,众人议定,我这个新任东府少主,看来除了秉承公意,等着拜堂上床,别无他事,莫说插手,压根连嘴都插不上。

    众人有的去抢亲,有的筹备婚仪,纷纷告退离去。贾妃向我招手道:“筠儿,你一会儿随我去见老太君,不过,去之前,有几句话我想先跟你说说。”

    我道:“姑姑请吩咐!”

    贾妃沉吟片刻,道:“你如今这么大了,有些事也无须瞒你,你可知道,老太君为何与你父亲水火不容?”

    东府与贾似道的交恶,一直让我暗觉奇怪,按说,贾似道是老太君的亲孙,奶奶与孙子之间哪有什么深仇大恨?竟至闹到这种地步?于是顺着贾妃的语气,道:“孩儿不知!”

    贾妃叹了口气,道:“那我就跟你说说老太君的故事吧,也就是咱们的家史。”

    我道:“姑姑请讲,孩儿也很想听呢!”

    “老太君出身于江西望族汤氏,原是个重礼守旧的大家小姐,十五岁嫁入咱们贾家,未经数载,便年轻守寡,当时你爷爷年仅三岁,弱妇孤儿的,难免遭人欺负,我们贾家在天台又是大富,田产颇丰,老太君当年虽然只有十九岁,但出身巨族,见的事多,深知‘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’的道理,便暗暗处置了天台老家一些家产,换来银钱,托临安城里为官的娘家兄弟另买了些田产,以留后路。果然,不出一年……”

    不出一年,贾家冒出一件夺产的官司。贾涉父亲的一个小妾,与族人早有私通,这时互相勾结,指称因奸而生的孽种是贾涉父亲的遗腹子,欲分家产。那族人甚有势力,串连本族,买通当的官员,欺负汤氏是个年轻不解事的妇人,不仅构陷官司,且暗下散布谣言,反咬一口,说汤氏水性杨花,不安妇道,与人通奸,贾涉并非贾家的后代。

    这种事情无影无边,却伤人甚厉。况且,只要有钱有势,什么肮脏证据造不出来?汤氏娘家在江西,路远不说,而且那时也正遭遇麻烦,无法照应这边。汤氏自知抛头露面,承应官司,徒然自取其辱,大堂之上,恐怕连身份脸面都保不住,便果断找来当时替贾涉父亲治病的名医,一面束之以情面,一面赠金相求,得到了贾涉父亲身亡前一年便不能行房的证词物据。随即约谈那小妾,威胁利诱下,花了一大笔财物,私下了结官司。经此一事后,汤氏知道世情艰险,什么都不重要,保住儿子的性命才最重要,多财遭嫉,这种事难免又起反复,要是不良之人谋图家产,累及幼子性命,那便后悔也迟了。于是借了祭祖的名义,散财分润族里,以息族人之嫉恨,彻底平息了非议。其后,汤氏委托老实可靠的贾涉塾师打理天台剩下的田产,带上年幼的贾涉北上临安,远离了是非之地。

    汤氏闭门不出,一心教养独子,对你贾涉管教极严,也是指望严训出贤才之意。贾涉呢,倒也争气,年纪轻轻的就当上了大官,为人不骄不躁,处事公正,侍侯汤氏老太君也极恭顺,从未拂逆过母意。汤氏又替儿子娶了娘家侄女为妻,合家上下,亲慈和睦。从早年霜居教子,到如今有这样的结果,汤氏是很满意了,她的事迹,在亲友之间,甚至在贾氏宗族中也一向被传为美谈。

    早年的事情虽然过去很久,但汤氏显然没有全然忘记,对儿子纳妾的事格外慎重小心,非出身名门大户、品行端庄的女子不肯让进贾家的门。但名门大户女子,哪个又甘居人妾?以至贾涉在外为官奔走多年,身边一直没个贴心的侍妾。有一年,贾涉去临安城外的钱溏县访友,路遇一个洗衣妇,着了魔一般,迷上了那妇人。那妇人便是贾似道之母胡氏,她本是人家的妻子,贾涉满着家人,千万百计将她买来了作妾。

    这种出身的女子,且曾为他人之妻,与贾涉结识的情形又如此暧昧,无论从出身还是礼法上说,都是汤氏难以容忍的事,自然百般不许,并责令贾涉限期出妾。那贾涉虽然孝顺,却不是个懦弱无主见的人,又真心喜欢胡氏,于是暗留胡氏在外,待胡氏生下儿子──就是贾似道,才旧事重提,在老母跟前恳求。

    胡氏虽然进了贾家的门,不受汤氏欢迎,是可想而知的。贾似道从小由生母在外带大,五岁才进贾府,与两代汤氏并不亲近,虽不能说呆笨,但性子怪僻,成天只喜玩猫逗狗,与贾府大家的教养格格不入,汤氏自然认为胡氏没有管教好儿子,对这唯一的孙子也并不宠爱。

    这胡氏性格却极温良恭顺,背顶戳指之讥,侍侯正妻、婆婆无微不至,让人无话可说。但在贾似道七岁时,发生了一件事,彻底让胡氏在贾府无法存身,终于被赶出了家门。

    原来贾妃之母小汤氏,隔了多年,终又有孕,且按郎中推测,多半是男胎。汤老太君十分重视,举家上下,战战兢兢,侍侯唯恐不周,这让刚得到贾家大人一点宠爱的贾似道重受冷落,很是不满,成天闹气,一天,小汤氏正遵医嘱,在园中走动,不料,贾似道正发脾气,拿棍追打桊养的狗,几只狗一惊四处乱撞,竟将小汤氏冲倒,引发了小产。

    最叫汤老太君吃闷的是,流下的胎儿,还真是贾家千求万盼的男胎。痛定思余,贾似道还小,责任自然怪到了胡氏头上,这回谁拦也没用,草草将胡氏遣嫁给一个石匠,远远地打发了。至此,老太君一见贾似道就会想起痛心的事,久而久之,隔阂更深,而贾似道也对老太君赶走生母耿耿于怀,索性自暴自弃。贾似道与老太君两人互相怨恨,几乎不再有祖孙之情了。

    贾妃说到这里,叹道:“往事已过,谁是谁非,都不必再论了,再怎么说,我们终究是血缘联结的一家人。我母亲临终前交代我好生照顾似道,表示她早已原谅你父亲了。事隔多年,老太君还能有什么怨恨的呢,听说她老人家常派人训斥那边府上,这不正是说两边还是一家子么?不过,老太君固执,不愿明言罢了。筠儿,你听了这些往事,应该更能体谅老太君的心境,若是见面时有什么难听的话,也要顺着听从才是。唉,老太君这辈子十分不易,如今衰残之年,只有你们小辈抛开往昔一切宿怨,重归一家,她才能真正快乐呢!”

    我垂头道:“老太君既令人生敬,又复……可怜。姑姑请放心,我会加倍小心侍侯她老人家,让她开开心心!”

    贾妃嗔道:“你还没听懂我的话?什么叫‘加倍小心侍侯’?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