域名已更换,请牢记新域名:www.diyizhan.cc

第一百零七章 唇枪舌剑(上)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    梵青慧微微变色道:“‘邪帝’难道真要一意孤行,视世俗礼法,道德规范于无物吗?难道就真毫不在意‘她’人的感受吗?”

    今日如果是其他魔道中人,又或其中没有牵扯到师妃暄,相信梵青慧是绝对不会再度问出这句话的!看来她与师妃暄之间的师徒之情确是极其深厚,勿庸置疑的!

    如果今次“娶妻事件”的女主角不是静斋的宿世对头,阴癸派的当代传人婠婠,相信师妃暄的反应也不会太过剧烈。

    可是,世事又岂能尽如人意;冥冥之中的恩怨纠葛,又岂能轻易化解?

    正像四祖道信所说的那样,“因缘际遇,何能强求”此时的师妃暄虽然亦勇敢的将依然清澈镇定的目光直视过来,可她眼底深处那微微荡漾的氤氲水雾又怎能瞒过自己这个有心人!

    “妃暄,妃暄……”

    随着心中无力的呻吟和突如其来的一阵剧烈抽搐与疼痛,无可奈何的自己惟有再度痛苦的闭上双目,脑中瞬间划过一幕幕,一桩桩历代为人姬妾的可怜女子们的凄苦、无助,悲惨的命运……

    《国语》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公父文伯去世,他的母亲警告他的姬妾:举行祭典有外人的时候,你们不准哭,也不准愁眉苦脸,更不准肿着眼睛给人看!可不能丢我儿子的脸,让外人说他居然与姬妾有情!

    还有这样一段史实,唐朝乔知之爱上了自己的婢妾窈娘,由于她身份低贱,身为官员的乔知之不能娶她为妻,便甘愿不婚。结果后来窈娘被武延嗣强夺,带着乔知之的情诗投井自尽。武延嗣迁怒于乔知之,竟将他诬陷入狱,家破人亡。

    假若不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允许,假如乔知之能够娶窈娘为妻的话,也许事情就不至于到如此地步!

    更加不公和不堪的是,在当时的世人看来,夺妻与夺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,时人在指责武延嗣之外,更觉得乔知之竟为婢妾破家毫无意义。

    光是不与姬妾有情,那倒也罢了,可,更多的男子,都把姬妾视作取乐之具、任打任骂。

    明末清初,著名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纳青楼出身的董小宛为妾,表面上又是一段有名的才子佳人组合,可实际上呢?

    董小宛在冒辟疆眼里,也不过就是任打任骂之物而已。在李自成进京,清兵入关的战乱中冒家举家逃难,冒辟疆搀母扶妻,却斥骂董小宛拖他后腿,就是一个明证。

    董小宛侍疾之时,冒辟疆对她呼来喝去,连打带骂……他后来说自己是病失常性,可既然失常性,为什么打骂的对象都是董小宛?却从来也不曾打骂过其母亲和嫡妻秦氏呢?

    很简单,他心里早已认定,姬妾是可打可骂之物罢了。

    后来冒辟疆三度病重,第一次下痢兼虐疾时,董小宛一边侍奉年迈的公婆及体弱多病的大妇,一边干脆将一张破草席摊在丈夫的床榻边作为自己的卧床,只要丈夫一有响动,马上起身察看,恶寒发颤时,她把丈夫紧紧抱在怀里;发热烦躁时,又为他揭被擦澡;腹痛则为他揉摩;下痢就为他端盆解带;从没有半点厌倦神色……

    第二次,冒辟疆胃病下血,水米不进,董小宛顶着酷暑熬药煎汤,紧伴枕边伺候了六十个昼夜毫不停歇!

    第三次,冒辟疆背上生疽,疼痛难忍,不能仰卧。董小宛就夜夜抱着丈夫,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寝,就这样坐着睡了整整一百天。

    这些对比后来顺治为了册封董小宛为贵妃而大赦天下;为了讨董小宛欢心而痛改前非,彻底同满洲贵族子弟那种好色淫纵之习绝缘的毅行,简直是一个地下,一个天上。

    “长信宫中,三千第一”“昭阳殿里,八百无双”“六宫无色、专宠一身”……可惜两人情投意合,恩爱无边的甜蜜生活未能维持多久,体弱多病,早先积劳成疾的董鄂妃就红颜薄命,香销玉殒!

    还有写出“十年生死两茫茫……”

    这首情真意切,催人肝肠,闻者伤心,见者流泪的千古名词《江城子》的苏轼苏东坡,他固然对待发妻王弗一往情深,可是他对待姬妾们的态度呢?

    大才子苏东坡一生姬妾众多,风流韵事层出不穷,可姬妾们在他眼中,也仅仅是私人物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